这是我们对困扰镇痛和精神病学临床试验的日益严重的安慰剂反应的第十五篇,也是最后一篇。阅读本系列的其他文章 点击此处.
在 "安慰剂问题 "系列博文即将结束之际,我们将简要探讨临床试验中使用安慰剂的三个伦理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全面讨论远远超出了一篇博文的范围,因此我们还提供了相关文章的链接,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些问题。
何时在临床试验中使用安慰剂符合道德规范?
首先,我们来谈谈与安慰剂对照试验有关的最明显的伦理问题--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安慰剂符合道德标准?根据世界医学协会的《 赫尔辛基宣言》(该宣言涉及在研究中使用人类受试者的伦理问题),在以下情况下使用安慰剂是可以接受的:没有经证实可接受的治疗方法;"出于令人信服和科学合理的方法学原因",有必要确定试验治疗的有效性或安全性;以及接受安慰剂的患者 "不会因为没有接受经证实的最佳干预措施而遭受严重或不可逆转的额外伤害风险"。然而,确定哪些方法学原因和伤害风险属于这一描述的范围充其量也只是个难题。本文将进一步讨论这一问题。
开放标签安慰剂能否避免欺骗问题?
一直以来,欺骗被认为是安慰剂的主要成分,也是使用安慰剂的主要伦理问题之一。然而,也许令人惊讶的是,有少量文献表明,即使患者知道他们接受的是安慰剂,安慰剂仍然有效。
在过去十年中,已经进行了几项这样的开放标签安慰剂试验。在最著名的一项研究中,80 名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不治疗或开放标签安慰剂治疗,他们被告知这是一种非活性安慰剂药片,已被证明可减轻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开放标签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
虽然肯定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但这些结果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欺骗并非安慰剂效应的组成部分,因此也就不需要欺骗。要了解有关开放标签安慰剂伦理的更多信息,请参阅本文。
真正的知情同意是最佳选择吗?
在临床试验中,参与者会被告知实验治疗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但是,仅仅暗示这些负面结果可能会发生,就可能会导致更高的发生率,这种现象被称为 "冰冻效应"(nocebo effect)。换句话说,副作用会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正如我们在几周前 发布的 "虚惊一场 "一文中所看到的,虚惊一场效应不仅会加重症状,还会导致患者痛苦。它还会导致不坚持用药、参与者退出,以及需要额外的药物来治疗增加的症状。传统上,全面披露潜在的副作用被认为是最符合道德规范的做法,但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只披露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中最关键的信息,以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有关这一问题的更多讨论,请参阅本文。
希望我们的 "安慰剂问题 "系列对您有所帮助。请务必查看本系列的其他内容!